澳门文献信息学会于五月十七日上午十时在功德林寺院举办“澳门功德林文献遗产的世界意义”专题讲座,澳门笔会会长汤梅笑、理事长廖子馨、监事长谭任傑,以及该会理事、会员,联同文献学者、美术工作者三十多人应邀出席。讲座由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主持,秘书长陈美动、监事林金霞陪同参观。

澳门笔会会长汤梅笑(右二)、理事长廖子馨(右一)、监事长谭任傑(右三)及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(左二)、秘书长陈美动(左一)
杨开荆深入讲解这座岭南地区首家女子佛学院的歷史,指功德林寺院档案文献(1645-1980年)分别于2016年及2023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(UNESCO) 亚太区和国际级《世界记忆名录》,体现了澳门特殊的歷史角色,尤其在推动女性地位及文明进步方面起着重要作用。她介绍维新人士观本法师与女子佛学院成立的背景,当中涵盖不少佛学高僧与名人参与;介绍寺院作为禅净双修的佛教宗派特色,同时分享她与团队整理文献以及申报名录歷程。与会者就寺院歷史进行互动交流,讨论热烈。

讲座後安排参观藏经阁,杨开荆介绍珍贵档案,包括佛教典籍、名人手稿,如梁启超的函件、冶开和尚书信、佛学院学习笔记,以及贝叶经等。该批文献主要包含由清初至二十世纪中叶的重要史料。与会者深感兴趣,认为文献遗产体现了澳门推动佛教的传播及发展的重要作用,同时反映当时澳门的社会面貌。

澳门笔会廖子馨表示获益良多,了解岭南首家女子佛教学院的歷史,探知丰富的故事,有助开展文学创作。汤梅笑认为,从一座小寺院,体现澳门歷史文化深厚,具国际影响力;期待进一步探索,加强培养本地年轻人积极参与歷史遗产的调研工作,讲好澳门故事。
陈美动总结表示,学会不断举办宣传推广活动,而本次主要向澳门作家学者介绍歷史文献价值以及世界意义,冀唤起对本地文化界的关注。通过引介功德林文献的歷史价值,善用文化资源,并促进学术研究。是次活动获功德林寺院大力支持及澳门基金会贊助。
澳门笔会副理事长邓晓炯、理事水月、谷雨、太皮、袁绍珊、监事甘远来、摄影师陈美素及多名作家会员参与活动。